5个月前 (08-09)高中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最新考试信息

把职高全部变成普高,取消中考,父母们就不焦虑了吗

①恳定焦虑!广大父母们的心啊,最大愿望是让孩子坚守上普高中,考上比较理想大学,再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就心满意足了。②把职高全部变成普高,取消中考,家长们,孩子们很难转过过个弯,除非有有关配套政策。③当然了,国家恳定是要加大力度抓好职业教育,这也是放眼未来的大趋势,大战略,使更多的孩子走向职业教肓之路,一批高质量职业大学,职业学院,将是广大学子选择。


首先,可以肯定地讲,把职高全部变成普高,取消中考,这种假设不成立。

因为职高已经存在多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初级技工人才,如果没有这些职高的存在,可能很多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直能直接走向社会,可是他们并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就业时必然会面临更多的困难。

其次,假如把职高全部变成普高,取消中考,家长的焦虑仍然会存在。

焦虑是基于对现实的无奈而产生的一种忧虑情绪,即使把职高全部变成普高,取消中考,将来还是必须要面对高考,尽管高校扩招力度已经很大,毕竟容量有限,其结果是必然有一部分高中生无法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对于考不上大学,又身无一技之长的高中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那时家长的焦虑反而会更加严重。

再次,国家不可能取消职高,中考分流仍会长期存在,家长想减缓焦虑情绪只能改变观念。

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会存在社会分工,都会存在竞争,这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从目前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来看,国家不可能取消职高,中考分流仍会长期存在。如果家长想减缓焦虑情绪只能改变观念,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能上面来,因为无数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家庭都用事实证明,把早期教育搞好,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综合素质会明显高于不重视的家庭。

最后,面对家长们的焦虑现状,归根结底出在家长对教育缺乏真正了解,不知道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父母上面。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像对待义务教育那样,有法做保障,对家长实施强制性的家庭教育学习,如此一来才能使家长的育儿水平有真正的提升。父母素质高了,孩子的教育自然水平就提高了。当孩子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时,家长还需要焦虑吗?


照样焦虑,初中的时候父母焦虑中考,高中的时候父母又焦虑高考,假如把职高全部变成普高,让成绩差的初中生上高中,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种煎熬,这些孩子属于“三无学生”:无基础,无自律,无斗志,就算上了高中也难以翻身!有所改变的也是寥寥无几

无基础 :上高中需要初中的基础兜底,初中基础一盘散沙,上了高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衔接性强离不开初中的基础,否则老师讲课像听天书一样,考试分数个位数, 学习处于“停工”状态,其实每天都有很多初中生和高中生因为基础太差,听不懂老师讲课,每天在学校熬时间,只不过父母不知道而已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中考差普高线200多分,家长想办法让孩子上了高中以后,基本上不交作业,不是他不想写,而是他真的不会写,熬了三年高考200来分。对于这些孩子考不上大学,职高也没有了,没有一技之长进入社会如何立足?还不如去早早上职高学一门技术, 因此初中家长要未雨绸缪从初一开始让孩子着手为中考做准备打基础,而且初中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中考,最主要的是能为高中的学习打一个好基础,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无自律 :打败了很多初中生包括高中生,是他们没能考上高中和大学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孩子经受不住外界因素的诱惑,初中三年,每天去了学校坐不住听不进去老师讲课,回到家把时间都浪费在了玩耍上,不写作业,不背单词,不整理数理化错题,对学习漠不关心, 一个学生不务正业,把玩耍当成主业,把学习当成副业,其结果只能是中考落榜!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无斗志 :对学习没有动力,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这六年学习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需要学生有顽强拼搏的意志力,可是这些落榜的初中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如同下图这个初中生在学习中不想面对初中作业多的现实,经常作业还没写完就坚持不下去上床睡觉去了

对于这些“无自律”分不清学习和玩耍孰轻孰重,“无斗志”对学习没有责任心,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任的初中生,就算取消了中考, 让他们上了高中也只能是一事无成,也只能是该玩继续玩,该偷懒继续偷懒,所以家长要把侧重点放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来,这两点才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社会永远都会给每个人分工,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都需要不同的人才,所以取消中考,把职高都变成高中不可能实现,家长要面对现实,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才能成为中考和高考的胜利者,退一步讲就算去了职高走向社会,孩子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学到技术,才能不断进步!

以上内容和图片选摘自《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


父母焦虑的根本原因其实并不在职高和普高的区别,而是对子女将来乃至一生幸福与否的考虑,这是基于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而固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现有的背景下,即便普高入学率100%,家长照样焦虑,不为此而为彼。要真正消除家长的焦虑需要一个综合的工程。现在的双减可以算是其中一环,不过仅有教育改革远远不够,还要有其他配套工程,比如社会分工的价值认可,收入分配更趋于合理等等,当然这是一个较复杂漫长的向美向好的实践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更焦虑,职高怎么了,不是读书的难道上高中就自觉读书了,说真的没有一技之长很难在社会站稳脚跟,职业高中是学习技能的地方,一定要上大学才出息吗?你看看街上到处都是大学生,个个都往文职上靠拢,技术人员却寥寥无几,你觉得这样的社会有用吗?到时候修空调没人会修,设备没人懂,咋整吖?


国家实行高考中考制度,办职业中学是由我们国家的国情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项根据我们国情所作出的正确的决策,在我们国家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把职高变成普高,取消中考,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的职业工人,职业农民。目前工厂缺少技术工人。职业教育主要针对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增加他们的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准,这是非常必要的,不能都去读大学。那样浪费了国家的人才。浪费了人们的时间。职业教育智慧增加职业教育,在农村这一方面的技能还比较少,应该多增加。


如果取消中考,把职高全部变成普高,父母们的焦虑即使消失,也是暂时性的消失,只是随着普高三年的时间往后顺延了而已,哪怕义务教育普及至大学,父母们的焦虑依然存在,存在于孩子们学业完成后的就业生存焦虑!

所以,父母在知道自己孩子的长短板的情况下,及早的给孩子选择适合他的学习方向,让孩子成为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才是减缓焦虑的可行之道!


职高变成普高行不通。国家选拔人才都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标准。换言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作为孩子的个体要因人而宜,有研究型感兴趣的那就奋战高考,有实践能力比较强的或工匠精神有所向往地就去搞职业教育。


15年前,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工人85%是中高级技术工人,而中国只有15%不到。15年来中国的职业教育没有变化,定位不准,品位不高,是今天中国虽有世界最大的工业化,技术水平却始终赶不上西方工业国的根本原因。解决办法:高中义务教育化,创建综合性、区域化的大规模职业教育大学,把职业教育定位在:高中起点、4年以上在校学习的中、高技术工人,是中国职业教育目前的最好方向。定专业、定标准、定等级、定企业,区域性职业大学加入高考。有技术就有高收入,解决了学历、技术等级,就有了较高的待遇,当孩子能拿20一一30万及以上年薪了,家长何来犹愁?谁还在意工人、干部身份?


家长不焦虑了,国家该焦虑了

标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