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最新考试信息
本文目录一览:
- 1、武汉小升初学区划分,武汉2018小升初关于跨区的解读
- 2、2019年武汉市小学小升初划片学区划分对口范围公布
- 3、小升初学区房政策
- 4、青山区小升初如何择校
- 5、怎么规划孩子的小升初,是让她考民办优秀初中,还是买学区房,上普通初中?
武汉小升初学区划分,武汉2018小升初关于跨区的解读
武汉小升初学区划分,武汉2018小升初关于跨区的解读
说说“跨区”那些事儿
5月25日-29日全市统一跨区转学籍手续集中办理,有意向的家长可以查看武汉各区教育局网站电话地址,进行咨询!
以下汇总武汉主城区各区教育局网站电话地址:
1.跨区转学籍
跨区是指把学籍转回户口所在地,不是指从学籍a区转到任意b区。
如果你想把学籍转到汉阳但没有汉阳的户口,是办理不了跨区的。
跨区转学籍,不是说到直接把学籍给转到你想去的学校。
办理成功后,jw会首先把孩子的学籍分配到一所户口地址范围内的生源不满的公办校。
基本上不会分到热门的初中(也就是说优质初中基本没戏)。
2.跨区转学籍办理方式—2个条件3个盖章4个流程
两个条件:
1、跨入区的房子和户口,房产证原件(或购房合同原件和发票)的地址必须与户口一致,不一致先转户口,手续也简单;
2、户主必须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挂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七姑八舅都不行;
补: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还要记得跟学校要孩子的学籍号
三个盖章:
1、小学盖章:《武汉市城区小学毕业生升学跨区报名登记表》一式三份给家长填后,学校签字盖章
2、跨出教育局盖章:带着上面《登记表》到小学所在区教育局盖章,这个没什么难度,学校通过了教育局也会比较顺利,不需要其它材料(各区情况如果有不同,最好材料都带上)
3、跨入区教育局盖章:带上户口和房产证的原件、以上《登记表》,跨出局盖章并发通知书,7月初到跨入区教育局领取《入学通知书》
四个流程:
1、到所在小学填写跨区表格、盖章;
2、到小学所在区教育局盖章;
3、到跨入区教育局审核、盖章、领通知书;
4、盖好章的《登记表》送到所在小学和跨出区教育局存档;
ps:跨区学籍问题办理的相关问题:
1、跨入区的户口和房产不一致怎么办?
如果只有房产,那么就要迁户口,带房产证、身份证到居住地物业开具入住证明,并写好转户申请,然后到管辖的派出所,将转户申请、入住证明、原户口交到派出所户籍窗口,就可以办理新户口本了;如果只有户口,那会方便的.多,找个居委会开个证明;
2、没有跨入区的房产或户口怎么办?
小帮只能说:鱼有鱼路,虾有虾路,政策之外的手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相信总会有办法的
3、同区择校需要转学籍吗?
同区有不同片,武昌情况比较复杂,汉口相对容易
3.各区跨区办理流程汇总
2016年是5月26到30号之间集中办理跨区转学籍手续。(一般是5月最后一个星期的工作日办理)
有意向跨区的家长们需要注意了!
4、跨区择校(武汉家长谈跨区择校)
a:学校帮忙跨区办理学籍
外校,华一寄宿和钢实、美加等初中,全市招生,只要考上了就可以,不用担心学籍的问题。
各名初优录的全免牛哄哄的伢,一般来说不管是否跨区,名初都会办理学籍,最好要学校承诺。
b:大部分学校还是需要自己办理学籍
公参民学校也不能保证每个跨区孩子的学籍,例如各名初成绩一般的、摇号的,区内学籍转移没问题,跨区的,有点难办。尤其是武昌区还要求一家三口需要在一个户口本上!
学籍问题,还是要跟学校及早进行沟通,咨询自己要择的学校去应该如何具体操作
5.跨还是不跨?
优录未至,跨区先来,跨区手续该办不该办?学生家长给建议
①对口学校较好不建议跨
由于跨区后教委会把孩子的学籍分配到一所户口地址范围内的生源不满的公办校。
也就是说优质初中基本没戏
所以对于对口学校较好,又没把握跨区择校的孩子们来说,不建议办跨区
②铁了心要跨区择校的可以先跨区
假如你是武昌区,进71非常有把握,铁了心要择71,可以先跨区
毕竟跨区转学籍办理越来越复杂,区内转学籍方便的多
③牛哄哄的伢基本不受影响
顶尖的伢们,人见人爱,即使跨区学校也会想方设法帮你解决
跨还是不跨不必纠结
2019年武汉市小学小升初划片学区划分对口范围公布
房子对口哪个学校,是很多武汉人考虑买房的首要因素。这两天,武汉各区教育局陆续公布小学、初中对口划片范围,家长们,赶紧看看你家对口学校是哪吧!
由于全区学校较多,图片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加载(温馨提醒:点击图片可放大阅读),其他各区情况敬请关注。
江岸区小学初中划片对口范围
▼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江汉区小学初中划片对口范围
▼
小升初学区房政策
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单校划片是指为一所学校划定一个区域,只要户口在这个区域内同时符合房产规定的孩子都可以进入这所学校。多校划片是指为多个学校划定一个区域,户口在这个区域同时符合房产规定的孩子,入学时可以选择多个学校中的其中一所报名。如果该所学校报名人数没有超过其计划招生数,则照单全收;如果超过计划招生数,则采用电脑摇号的方式分配名额,未被摇中的学生将被就近安排到区域内其他还有招生计划的学校。我国24个大城市在2015年全面启动小学、初中“划片入学”,这就包括“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但大部分地区还是以“单校划片”为主。而“单校划片”对于遏制“择校”的效果并不显著,“想上好学校,就在那个学区买房”,名校效应让学区房价格疯涨。此次“多校划片”的举措,旨在进一步为“学区房”降温实际上,教育部此次出台的文件,是规定了招生的“大方向”,究竟何时落地,还要看各地招生政策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青山区小升初如何择校
青山区相当择校比较火爆的江岸和武昌,显得非常冷淡,在e度交流群中,谈论的都是外校、566、二中、七一,青山的家长只有在旁边听着的份,偶而弱弱地发回言,也没有什么人理会。
大部分青山的孩子,如果考不上外校,只有在青山区内选择。那么,也是时候该认真地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孩子的问题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也是一样道理,只有了解学校、了解自身的情况,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武钢实验中学 :这是青山区唯一一所在全市家长心里捻得上筷子的一所初中。无疑,它的生源应该属于青山区最优的,老师配备嘛,因为是改制学校,都是外聘老师,应该也不是太差。但,改制学校是要票票的,据说实验中学择校费前30名8000,其它都是24000,一分钱也不能少。班级设置只有一个理科实验班,其它的叫综合班。
49中 :去年恢复公办,师资力量也不错,是青山区的窗口学校,最近三年的目标是赶超武钢实验。它的优势在于不要票票,但因为不是改制学校,原则上不能跨片招生,所以要孩子相对比较优秀,再就是家长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的。听说今年只有一个重点班,那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任家路中学 :该校的办学理念是”质量就是生命“,前年青山区的中考状元就出自该校,这个学校在青山区的公办学校里是位居第一的。据小道消息,若想保证进这个学校的火箭班,只有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可:
1、调考排名青山区前50名,
2、走数武汉市一等奖
3、楚才杯作文武汉市一等奖。不过,这三项中的任何一项要拿到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哦。
分析下来,青山区的.孩子可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好好规划规划了:
1、踏实认真地学好学校的3门课知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方面一定要加强,如果书写太差,将毫不留情地罚重写。
2、认真准备三项数学竞赛,轻松应战,争取发挥出最高水平。
3、考好5月的调考,向青山区前50名的目标进军!
6月报名参加外校考试,练习历年试题。
实际青山区的择校对家长来说真是无“择”而言,至关重要的是让孩子扎实地学好、考好,那就不用我们去“择”校,而是学校来"择"我们,甚至抢我们了。
怎么规划孩子的小升初,是让她考民办优秀初中,还是买学区房,上普通初中?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亲的夙愿。家长都想为孩子在学校的选择上,尽其所能,选择一所升学率好学习氛围和和环境不错的学校。
在择校之前,应该了解一些关于小升初的相关招生政策。按照现在的小升初招生政策应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是公办学校的招生,实行的是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学校划片招生。
学校划片招生的主要依据,就是以户籍登记和住房为主,也就是很多家长经常说的人户一致的情况。主管部门会根据,区域内公办学校的学位情况以及适龄儿童的分布数量,合理划分学区,达到无缝对接,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民办初中的招生按照,相关要求与公办同步进行,不得提前招生掐尖招生,更不能组织与招生相关的测试活动。如果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学校只能采取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招生。
所以按照题主所说要选择普通中学必须买学区房,我觉得未必。如果选择家门口的普通中学,往往是以户籍登记为主,来划分学区,所以家庭经济一般的话没有必要去买学区房。
因为相当一部分的学区房,对学生的入学是有一定的限制,只能是业主的直系子女或者每一户只有一个入学名额,很多地方的学区房都要求,不但有房还必须将户籍迁入。
小升初如何帮孩子择校?
在我看来,小升初帮孩子择校,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孩子自身的学习状况。
如果孩子对于学习,兴趣比较浓,而且在生活学习上,自律性比较强,比较积极。所有的事情都能自己独立完成,不需要家长督促。这样的孩子,我觉得选择一些教育教学质量好,学习氛围浓厚的学校,是比较好的。
如果孩子自身对学习缺乏动力,没有兴趣完成作业等一些事情,需要家长老师督促来完成,我建议这类孩子不择校的好,因为如果选择一些好学校,对孩子来讲是极大的负担,往往会适得其反。
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的是,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因为如果上学好的民办学校,高额的学费也占不少的家庭支出,我所在地区的民办学校从2019年秋季起,绝大多数的学费已经上涨,每生每学期的学费将近1万余元,初中三年下来加上其他的费用估计也在10万左右。这对一般收着家庭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支出,所以在孩子择校方面,家长要量入为出。